欢迎访问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
| | | | | |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妥善处理好全市违法建设的指示要求,进一步规范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认定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违法建设认定程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安徽省城乡违法建设违法用地认定处置通知》、《池州市城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省市关于“两治三改”专项行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出的工作任务,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拟定。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当前,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强力推进,治理违法建设行动如火如荼进行。出台《通知》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程序,提升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实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通知》起草工作小组始终将调查研究贯穿始终,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相关典型案例,坚持问题导向,在学习其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最终完成起草工作。
四、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提升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实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主要任务
《通知》分为违法建设的认定、违法建设认定流程、工作要求及相关文书格式等部分。
(一)关于适用范围
《通知》适用于对在全市范围内违反土地管理、城乡规划、建筑管理等法律法规,未经土地、规划、建设等审批部门批准,或不按批准要求进行建设的违法建设的认定。
(二)关于对违法建设认定的流程及工作要求
《通知》充分考虑基层执行时的各种具体情形,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在以立足实际,优化流程、提升质效为大原则下,设计了案件立案、调查核实、案件认定三个流程阶段,努力实现衔接科学,严谨严密,公正高效的违法建设认定处置模式,切实做到既坚持依法依规,又兼顾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六、创新举措
一是重塑流程,重点突出。从前期摸查清理情况看,我市违法建设依然形势严峻。因此,《通知》以重塑规范违法建设认定标准和流程为重点,切实消除多头执法,权责不明的状况。在设定流程阶段时,统一规范了相关执法文书格式,还明确了在依法依规认定处理的同时兼顾快速高效处置,切实让基层单位和执法部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明确时限,高效快处。《通知》在法律规定幅度范围内,进一步压缩时限提升效率,着力实现违法建设认定处理工作的质与效。例如在立案阶段要求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作任务,调查核实阶段须于7至20个工作日完成,案件认定阶段则应当于3个工作日落实到位。整个流程阶段的科学设计有助于对位于各重点保护区、占用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影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落实、影响公共利益或对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等情况的违法建设快速有效整改落实。
三是各司其职,责任明确。《通知》立足工作实际,对照各单位、部门职责定位,理顺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违法建设认定处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例如:调查取证工作,由局政策法规科指导协调,老城区的违法建设核实由执法支队会同市政景观规划科承担,分局管辖范围内的及贵池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事权划分管辖范围的违法建设核实分别由各分局、贵池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担。并根据核查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分别由市政景观规划科或相关分局、贵池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具是否属违法建设及时否能够改正的书面材料,并附相关核实资料,由局政策法规科会同局执法支队审核,局分管领导审签后,对确认的违法建设行为人下达《违法建设事先告知书》。
七、保障措施
明确各单位、部门工作责任。同时还就卷宗整理归档提出要求,强调做到一案一卷,卷内资料完整清晰,根据办案流程,由负责作出最终决定的部门负责案卷整理及归档工作。
八、下一步工作考虑
要求各责任单位结合工作,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的宣传,提高群众对违法建设危害性的认识,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
解读机关: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咨询单位: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监察支队
咨询电话:0566-281912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